“对话儿童”论坛的发言提纲
关于“您理解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的观点;
我是教数学的,用逆向思维来回答这个问题。30年前,可能所有的人也没有想到,当今世界“ABCD”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A是指AI人工智能技术,B是指神秘的区块链,C是指云计算,D是指大数据,ABCD无处不在。未来是怎么样,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地说:通讯技术现在是4G 、5G,未来肯定是NG……所以,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1.面对未来,孩子要准备什么?
三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关键能力: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把: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作为中国学生应注重的关键能力。
二是必备品格:这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推善良,因为善良应成为每一个人人生的底色。
三是良好的身心: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来面向未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有专家研究证明,成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在其儿童时代的活动中找到答案。
2. 谁来准备?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品,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如果说“一体两翼”是外力的话,那么孩子自身这个主体就应是内力了,孩子自己也要准备。生命体的发展经历了:自由、自我、自觉、自律四个阶段,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孩子从自由状态走向自律。
这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促进作用。
3. 我们要提供怎样的教育:
五个字:适合的教育。取自我们罗湖综改方案的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其实就是在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环境下的尊重差异下的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其实是按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扬长发展的教育。
可以通过课程来建构儿童的未来和人生。课程就是一个学习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是从功能性进行的课程分类,课程的特性有:多元性、选择性、立体性、丰富性、体验性,以此去唤醒、激励、鼓舞、常识和成就每一位儿童!
这就是适合的教育的真正内涵。
4. 小学在幼小衔接上的实践;
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三会一课。
幼儿观摩会:打开校门、张开双臂、拥抱儿童。每年的5月均会邀请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学校,观摩集队集会,观摩升旗活动,观摩课室课堂,观赏学校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获得最感性的认知。
教师学习会:一年级教师的岗前培训会,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谈起,从新教材、新教法、新媒体引入,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培训会:帮助家长顺利地从幼儿家长向小学家长过渡,帮助家长做好生理、心理、精神、物质几方面的准备,引领做一名准小学生家长。布心小学是深圳市心理健康特色校,正在冲刺广东省心理健康特色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我校的主打内容,心理网站“布小心苑”“布爸心妈”反映的是学校文化建设。
入学教育课:一般是三天。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常规培训,二是德育常规培训。学习常规的培训有: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锻炼身体、认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德育常规主要是以铃声为信号的一个体验活动,比如进校问好礼仪、上下楼梯的规矩、课前准备的要求、集队集会的规则、两操的规范、放学路队的安静、卫生打扫的要求等等。
我们认为,好习惯伴终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配合孩子的习惯养成,学校还通过传统媒价,给每一位孩子发放《入学手册》,通过新媒价,公众号文章阅读和视频动漫的形式让孩子和家长进一步地了解小学生的校园生活。
5. 素质教育对家校合作的新要求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治国理政、文化建设的基点, 家校合作我们要共商、共管、共育、共生!
我认为关键词有两个:学习和反思。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打通过家校合作的任督二脉,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家校合作的办法和策略。而反思,则是思考,是换位,是理解。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爱学习和反思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爱学习和反思的人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只有家校一起来学习和反思,方能打造价值认同、齐抓共管、和谐互动、资源分享的教育共同体,构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教育力量。
每位嘉宾用一句结语对话儿童
享受天真!永远好奇!